故事是大量信息与组合规则的集合。

写作技法

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 描述:一位男士走进酒吧
  2. 指令:瞧/将三份龙舌兰酒、两份橙皮甜酒和一份酸橙汁混在一起,倒在冰块上
  3. 感叹:一杯玛格丽特就调好了
    描述是对世界环境的建构
    指令是动作具象化的显现
    感叹是声音传达出的张力

混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视角

混用意味着故事以第一人称开展,通常是会使用第一、第三混用。第二人称慎用

画外音与剧情音

  • 画外音:画外音向观众阐明意义——或至少是某一人物对事件的主观阐释。
  • 剧情音:剧情声视角客观,向观众传达某一场景中的气味、声音、风格、质感和动作
    即抽象与具象,画外音通常是表现剧情中的文字、记录、日志、图画
    尽量少借画外音倾吐哲思。每当你切向画外音时,都会将读者从小说的幻境中惊醒,因此,过多的画外音评论会减缓故事的发展势头。
    偶尔转换至画外音是有助于传达时光流逝的概念的。它还可以在充斥着大量肢体动作的场景间起到缓冲作用

交代背景

插入对话中的小符号或小信号,它们指示什么人说了什么,而非干巴巴的日式轻小说对话,避免“他说”此类表达。用肢体动作、音调、音量这类去修饰。

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用拇指和食指表示“好的”​,用拳头轻敲额头“回忆”某事,捂住胸口,搭便车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迷路”​,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用拇指和食指表示“好的”​,用拳头轻敲额头“回忆”某事,捂住胸口,搭便车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迷路”​

占位符文字

构建一种角色之间的交流符号化文字,比如口头禅,这类文字有助于打破僵局,推动故事发展

搭帐篷了
一些传播广泛的梗文化符号

暗示时间的流逝

用他物而非时间本身来暗示,比如每周的菜单,不同时间段的活动
蒙太奇、交叉剪辑(切换场景、人物)、在画外音和剧情声之间切换、空白留白

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中情节起伏多变的章节。我们时而跟随剧情声的叙述和乔德一家一起踏上旅程,时而沉浸于画外音的讲述,跟随画外音去关注普遍的民生问题,倾听它对于旱灾、大批流离失所的移民,或是加利福尼亚州小心谨慎的土地所有者和执法人员的评论。之后我们又切换到乔德一家,跟随他们继续旅行。而后又迅速回归到画外音有关天气和上涨的洪水的讲述。随后又切换到乔德一家。

列出清单

列表清单可以起到分割页面的作用

构建社会模式

创造基于某种规则或者信仰的社会模式,供给角色们能够参与其中,发生联系

改述和引用

给角色的对话加上引号会赋予其真实感,反之改述对话能够削弱其真实感

改述: 我告诉他们把快递放在门口
引用:“把快递放在门口就可以”

权威性演讲

如给要赋予角色权威,先塑造其天真的形象,再借助事件让其陈述一系列真实之物(事实、专业知识)

角色父母已逝

本质上是表现角色已经面临过最糟糕的境况,竖起其坚韧的形象,无事不可战胜

魔鬼在细节

细节能够让读者对内容深信不疑,反之缺乏细节而毁掉可信度

真理自威

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话语自然拥有威信

诺拉·艾芙隆《我心欲焚》中写道:​“单身汉总是和单身汉聚会,已婚的也总是和已婚的凑一起。​”
艾米·亨佩尔写道:​“狗狗想要的是不会有人离开。
​”弗兰·勒博维茨写道:​“‘诉说’的反义词并非‘聆听’,而是‘等待’。​
”亚米斯德·莫平提出了莫纳定律。其内容是:知心的爱人、很好的工作以及超棒的公寓这三者中,你在生活中最多能得到其中之二。但你永远,永远都不可能同时拥有全部。
杜鲁门·卡波特曾写道:​“一个男人送你什么样的耳环,代表着他怎么看待你。​”

穷源溯流故事

一个故事要关注是谁讲的、在哪里讲的、为什么要讲
从生活的奇异点取材,比如各类互助小组、深夜广播、电视购物频道、鉴宝节目、训狗…

照搬纪实文学

采用纪实文学形式,赋予作品真实性。纪实文学的缺陷会变成作品的特点:闪烁的画面、抖动的镜头

用角色视角描述

站在某一角色的视点描述环境、其他角色、事物。

注意每个角色的语言词汇都是不尽相同的,为角色定制语言、符号、口头禅、口癖

角色可能会说“这个男人太高了,亲都亲不到”或者“这个男人在教堂里下跪时,就如她父亲一般高”。

你也不能简单地把温度描述为“一百度”,或是“长达五十英里的旅途”。所有标准化的度量方式都使你无法从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描述世界。

不要再说“五岁的女孩”。不要再说“七点钟”。也不要再说“两吨重的卡车”。

不应该有抽象概念——不要什么英寸、英里、分钟、天、分贝、吨、流明[插图]之类,因为一个人描述世界的方式应该是对自己更为准确的描述。当然,除非你描绘的是一位在自闭症谱系中得分很高的科学家

可能到不可能

通过所为人熟悉的日常的展开,一步步将读者拉入无法预料的深渊。

克雷格·克莱文杰的小说《柔术手册》。他让读者想象在一个周一早晨醒来的场景,这是被恐惧支配的一天。无聊乏味的一周又在逼近。又是因工作精神崩溃的一天,做着你后半辈子都不想再做的事。你又变老了一点点,你在虚度生命,你的梦想凋零。突然,你意识到这实际上是星期天的早上。如释重负的感觉突如其来……喜悦和幸福的感觉洋溢,你心花怒放,欢欣鼓舞,将这种感觉乘以十,恐怕就是服了维柯丁[插图]的感觉吧。

惊喜

装小摄像机,不主动揭示角色与故事的真实意图。

我给他们读了《涮火锅》,讲述的是一群年轻的徒步旅行者去泡天然温泉的故事。故事缓慢推进,直至某天晚上,叙述者走出屋外,闻到了煮肉的气味。纵观历史,这样的危险是存在的——醉酒之人不慎滑入泉水池中,等发现泉水滚烫的时候已为时晚矣。真实的案例分析着实令人揪心,在我详述了几个事例后,便建立了先例,即一旦叙述者闻到了培根的气味,一切为时太晚。

忘“我”

“我”这个字会给予读书疏离感,第一人称写作时要忘"我"

角色的知识结构

不仅要关注角色的过往,也要关注角色的行为策略,导致这种策略的原因(认知何为要物)

风趣的男孩走进某个房间时,会去捕捉可以用来开玩笑的一切细节,即兴模仿好玩的台词,以博大家一笑。
漂亮的女孩走进房间时,会扫视一圈,看看有没有人皮肤比她更加清透,身材比她更加窈窕,牙齿比她更加洁白。

身体感觉创造真实性

突出某种身体性元素,可以是习惯性动作、创伤,可以引发读者的身体反应

犯点错

树立权威的两种形式,一是上文的“权威性演讲”(大脑权威,基于知识上),二是“犯点错”,即说出某些令人忌惮的真相。

紧张感

小说是通过紧张严重的问题推向成功的。

想想传统的滑稽表演是如何使脱衣舞女和喜剧演员交替出现的。色情使人紧张,而笑声又缓解了紧张。所以此类节目先是把观众撩拨得不能自已,然后通过捧腹大笑使其疲惫,从而达到持续愉悦观众的目的。
如出一辙,女子色情装束杂志将裸照和色情漫画混在一起的那一套也使其声名大噪。重申一遍:一种元素制造紧张,而另一种元素缓解紧张。

故事的横线与纵线

横线是指故事的发展脉络,纵线是指情感、紧张度的变化曲线
有效营造纵向的方式是有效利用元素,复用元素

你可以说我学得慢,可我就是不懂。直到有天晚上写作研习班结束后,我回到家,打开电视。电视广告里出现了船长海鲜餐厅的外观。镜头一转,切到了满脸笑容吃着鱼的顾客脸上,在桌上的显眼位置摆着印有船长海鲜品牌的苏打水杯。她们骨瘦如柴却满脸堆笑,用印有船长海鲜品牌的餐巾纸擦拭着美丽的脸庞。一名戴着印有船长海鲜品牌帽子、系着品牌围裙的员工出现在我们眼前,他笑容满面……还有更多船长海鲜品牌的包装……热气腾腾的香煎鱼……一切都是船长海鲜、船长海鲜、船长海鲜。这则广告并未剪成像红玫瑰或在海滩上奔驰的骏马这样的东西,只是将同样的信息以他们所能想到的各种不同的形式重复。我终于开窍了。

这就是极简主义。广告的横线展现了一家人外出吃饭的故事。纵线则带领你不断靠近他们的快乐和美食,迅速地唤起你的情绪,激发你的食欲。

时钟与枪

时钟预示故事的终点(限定故事长度),枪暗示故事的终结(将故事推向高潮)
时钟是一目了然之物,枪则是早已介绍不起眼的隐藏之物。
以时钟来开幕,以枪来闭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罗斯玛丽的婴儿》​《愤怒的葡萄》和《我心欲焚》中,我们知道该时钟大约会运行九个月。当孩子出生的时候,一切就该圆满结束了。

小说《幸存者》中,飞行途中被告知客机会耗尽燃料,最终坠毁,四个依次熄火的引擎标记了时间。它们分别标志着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以及整本书的终结。

《七宗罪》中,时钟是连杀七人的七天时间。电影《第九部分》中,时钟是五天时间。每一段时间的出现都是为了增强紧张感,让观众相信故事不会拖拖拉拉。

契诃夫曾说过“如果某个角色在第一幕时在抽屉中放了一把枪,那么他必须在最后一幕时将其拔出”​。

非常规连词

用一系列非常规连词保持动作的流态

我的《生活的真相》中,选择使用两字连词,如“即使”​“即便”来模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浪潮音乐中电子鼓的声音,尤其是魔幻皮草乐队的歌《心碎的节拍》​。

如果你是我的学生,我会敦促你像电影剪辑师剪辑电影那样剪辑你的故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使用类似副歌的表达:​“搏击俱乐部的第一条规则是你不能谈论……”或者:​“对不起,妈妈;对不起,上帝。​”如此一来,好似在用试金石一般的东西暗示读者:我们即将跳至新话题。

在《爸爸无处不在》中,我到处插入“爸爸”这个词,只是为了中断句子。我强行将“爸爸”这个词变成“砰”​“啪”之类的拟声词,使它成为像歌曲鼓点一般的存在,通过增加频率来模仿歌曲是如何加快节奏的,也让人想起(自以为)孩子一遍一遍呼喊不在身边的父母的声音。

在《失败者》中,我试图借助那些自相矛盾的句子。例如:​“这个盒子看起来是红色的,可是它是蓝色的。​”或是:​“萨利伸手去够棍子,只是那是一条死蛇。​”通过反复使用“但是”​“可是”​,以及“只是”等词,通过不断铺叙,不时在同一句话中制造矛盾,我营造出了一种节奏感和荒谬感。

反复利用物品

和极简故事法的复用元素是一个道理,更加巧妙地复用元素,时不时地加以隐藏再出现再隐藏再出现,每一次都标志故事地新阶段。

避免网球式的对话

以问题回答问题,而不是以答案回答问题。
不解决冲突而是制作另一个冲突或者加剧冲突,积累紧张感延续故事。
并且切忌连环炮式对话,会显得情节又烂又水。
决不要去化解任何威胁,除非你又想出了一个更大的威胁。

用场景推进情节而非对话

重要情节要进行拆解、刨析、细节刻画,而非干巴巴的对话内容

杜绝中心思想总结

总结性发言适合快节奏密集性的喜剧。抛出问题->承诺解决->更大问题->

一个商人抵达宾馆,登记入住。他打开房间内的小冰箱,给自己倒了杯苏格兰威士忌,然后拨通了三陪服务的电话。有人接了电话,说道“你好”​,他打断了对方。因为怕自己下一秒会失去勇气,他迅速要求道:​“听着,给我派你们最强壮、皮肤最黝黑的大种马,还有最精瘦、最白嫩的呆瓜过来。我要看黑家伙干白家伙,再看白家伙干黑家伙。然后呢,我要一起搞他们俩。你听明白了没有?能做到吗?​”几秒停顿后,传来一个礼貌又熟悉的声音:​“先生,这里是前台。如需拨打外线,请您在号码前加拨‘9’……”

第二幕的旅行

让角色突破已定型的世界,庞大的世界会提示其纯在的渺小与走向命运的必然。(用于固定场景叙事故事中)

幽默抑或欢乐的解脱

如果你是我的学生,我会给你讲个笑话。我会问你:​“你会如何称呼开飞机的黑人?​”叫我说,我会吼道:​“飞行员!去你妈的种族主义者!
”我们所认为的幽默源自对紧张感的快速缓解。一开始,你以为我会说些招人讨厌的话。结果我没有。事实上,我将矛头反过来指向了你。这就是典型的权力反转。
紧张气氛被消除时,就会产生欢笑或是快乐的结局。你营造的紧张气氛越强烈,它就越能够持久,读者也会对你如影随形,故事的结局似乎也会越发令人满意。

不要描写梦境

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在虚构的情节中关注虚构是有病的

用动作而非“是”“有”

动作描写使人有想象空间产生认知,而“是”“有”则不行,这是一个高级代替。

有这样一段:​“阿琳在门口。她有一头长长的棕色头发,她的脸上有着惊讶的表情。她比他记忆中更高……”但是不如下面这种描述吸引人:​“阿琳闯入了他的视线,门敞开着,她就伫立在门框下。她用一只戴着手套的手把垂在脸庞处的棕色长发捋到后面。描画过的眉毛因惊讶而高高扬起……”

探索未定论之事

论题不是非黑即白的,讨论一个灰色的具有争议的话题能引发读者辩论思考

是一名大学物理教授或化学教授,你最有前途的学生来找你,告诉你她的新发现。她发现了巧克力的一种新的分子特性。她聪明过人又天真率直,但你知道她的这一发现最终可能将被用于制造人类有史以来最具破坏性的炸弹。如果允许她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迟早会有数十亿人因此而丧命。你已警告过她,但还是无法保证将来的某一天她不会公布这一发现。你该不该杀了她?或者,是否因为你知道自己某天可能会因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而泄露天机,就该选择自杀?

不疯魔不成活

言简意赅,不疯魔不成活

写作的时候,要想象自己代表着影评委员会集体的声音,他们肩负着给一部未上映的电影定出等级的任务。你会用到集合名词“我们”​,评委们会得出一些荒谬推论,并且认为那都是他们亲眼所见,你都要一一写下。阴茎状的云朵令人观感不适,或许是有意为之的人和动物影子的痴缠,貌似在做不雅动作。孩子吃甜甜圈的样子可能含有性暗示。在写给电影制作人的报告中,你要先写每个评委是如何发现每一越界之处的,当它被指出时,所有的评委又是如何抓住不放,认为它必将引发众怒。那些自以为是的观众抗议的实则是他们潜意识里的恐惧,这些恐惧更多的是在暴露他们病态的想象力,而非电影中的实际场景。所以,这个故事应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心理投射。

杀你前先说不杀你

杀你前要先说不会杀你。角色先拒后行,也是给读者承诺再背叛,能够创造戏剧性的矛盾。
否认某种可能性的时候,也在创造一种可能性。

这被称为“先占”​(希腊语中称为“省叙”​)​。例如:​“搏击俱乐部规则一:禁止谈论搏击俱乐部。​”

例如:​你知道我绝不会杀你的; 这艘船永不会沉;鲑鱼罐头应该是安全的:请不要再提丹尼尔谋杀案了,我们又不会走那条路。

对作家的建议

独门秘诀

  1. 无趣则有人之地能够激发灵感
  2. 管理灵感与素材笔记,不要从零开始构思
  3. 独立成幕,组建多个短篇故事

群体传播

最好的故事能引发共鸣,引出其他人有过同样经历的故事
(这一篇章十分有趣,建议翻阅原文)

如果你是我的学生,我会让你去参加派对。去分享你生活中那些无地自容和不甚光彩的部分。邀请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找找看有无模式可循。

作家也是艺术家

某种视听形式也可以为故事添光加彩(画报、漫画、有声读物、游戏)

作家也是表演者

只有把自己的经历变成故事,我们才能领悟承受。重述这些故事能够发泄情感,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

秘诀就是骗着自己玩得开心。无论你是辗转于二十个城市去做图书推介,还是在家洗盘子,都要想方设法去热爱你的工作。事实上,诺拉·艾芙隆告诉过我一句佛教箴言,那是我在大学读过她的作品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她见面。在兰登书屋于科尼亚克餐厅举行的一场喧闹的聚会上,她说:​“如果连洗盘子都不能让你快乐,那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你快乐了。​”

模仿中学习

无需多言,无规矩不成方圆,五模仿不成大师

利器方善事

设备、纸笔、良好的照明、规整方便书写的桌面、井井有条的收纳

公开朗诵

活力的源泉

盗版的双面性

即令读者厌恶难言又让作品广泛传播,令作家又爱又恨。

地图绘制员会在他们绘制的地图上创建虚拟城镇。如果他们发现另一发行来源的地图中也有这个虚拟城镇的话,他们就会判定这是一份仿制品,可以诉诸法律。知道这一点后,你也可以在作品中植入一个独一无二的名称或短语,搜索的时候,它会与你的作品一起出现在各个网站上。只需点击一下,所有非法拷贝便无处遁形。这个诀窍是传奇作家帕克·赫尔贝比教我的。

向美国人售书的秘籍

典型角色

典型的美式畅销书有三类角色:

  1. 守规矩、儒雅随和的好孩子
  2. 离经叛道、骄横无理的坏孩子
  3. 思想深邃的叙述者
    好孩子会自杀、坏孩子会被处死、叙述者剥离自身向世界讲述。

表演苦难

人类是喜欢爱着他人受苦获取慰藉的,化他者苦难为自身力量。
当然不要折磨死你的主角,留存一丝希望也是读者的底线。

如果你是我的学生,我会告诉你,选一个招人喜爱的角色,让他受苦,再受苦,然后让苦难再深重一些,绝不要让读者产生与折磨者串通一气的感觉,然后——适时而止。不要有救赎的结局。人们喜欢这样的书。

写作能够作者带来什么

疗法

写作或许可以解决作者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问题。

帕拉尼克用《摇篮曲》让恼人的邻居搬离了房子。

化解焦虑

我还没体验到

以小见大

通过文字可以改变世界,小说也能。

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海狸多到为患。它们会破坏水域,啃噬新栽的树苗。一个世纪以来,为了用海狸皮做帽子,捕兽者将海狸逼到几乎灭绝。那又是什么拯救了海狸呢?并非什么动物权利运动或抗议,也没有什么濒危物种诉讼案。都不是,拯救当地海狸的是时尚风向标的转变。丝质礼帽登上时尚舞台。海狸皮帽子成了过去式。没人再戴海狸皮帽子了!——叙事方式发生了看似浮夸又愚蠢的改变,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却可以塑造一种新的存在方式。